侦查人员依法采取并作用于犯罪嫌疑人,借以引起犯罪嫌疑人某种心理变化,直至达到预审目的的手段,称为心理学讯问方法。下面就列举几种利用心理学原理创设的讯问方法: 1、联想反应讯问法 联想反应讯问法,指的是调 ...
为什么一个无辜的人会认罪?研究告诉我们,答案并不简单,因为许多不同的心理因素会导致一个人作出虚假供述。心理学教授、研究虚假供述现象的领军人物之一索尔·卡西尼说,虚假供述有三种基本类型:自愿认罪顺从的 ...
1. 古代中国人最早认识到指纹的独特性和适于个人的鉴定,其行为有在法律文件上,甚至在犯罪的供认书上用拇指纹代替签字。2. 西方最早承认指纹的科学性,出现在17世纪末的著作中。1684年,内赫米亚·格鲁向英国皇家 ...
当人们听到他们多年来熟悉的某人犯了谋杀罪时,他们常常表现的非常惊讶,似乎很难相信他们所熟悉的那个“正常”人能做这样的事。事实上,许多连环杀手有能力以不引起别人怀疑的方式行事,他们不会留下任何犯罪的迹 ...
1、作案的目的与动机精神病者杀人的目的和动机一般都不明显,即使能找出一些动机,但与其后果极不相称。他们可能无缘无故杀害对自己很好的亲朋好友,或者随机杀害无辜者,或者杀害和他们有小积怨和矛盾的人。2、缺 ...
我们可能经常在电影中看到,警方调查人员使用测谎仪来对嫌疑人进行测谎,毫无疑问,测谎仪的目的是用来鉴别这个人在回答某些问题时是否在说谎。当一个人接受测谎仪测试时,他的身上会连接上4到6个传感器,传感器的 ...
犯罪动机多种多样,其性质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主观恶性也就大不一样。西方一些犯罪学家按照犯罪动机的性质,把犯罪动机分为财欲、性欲和攻击欲三大类。而我国的刑法学者则主张将犯罪动机分为以下11种类型: 1 ...
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不是中毒,需经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系列检验,方能作出认定。但这种检验一般都是第一线工作的执法工作者要求下进行的。即是说首先执法机关发现有中毒可疑,因而决定指聘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检验、鉴定 ...
首先问一下你自己,你喜欢使用简单好记的密码吗? 比如:123456,或是自己的生日日期等。 如果是,专家建议你还是改一改吧。 不难理解,密码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你想保护好自己的网上世界,如, ...
尸体放置于潮湿、湿度适宜真菌生长的环境中,真菌生长繁殖在尸体表面孳生一层白色霉斑霉丝,此种现象称为尸体发霉,简称为霉尸。一般死后数天可形成霉尸。真菌可生长在尸体裸露部位,如颜面,亦可布满全身。水中, ...
说起铊中毒,就不能不提闹得沸沸扬扬的朱令投毒事件,清华大学学生朱令在校期间离奇出现铊中毒的症状,导致身体健康遭到极大的伤害,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由于朱令没有铊的接触史,警方认定为 ...
张某23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带着一群孩子上山摘点杨梅。杨梅山上山路又窄又崎岖,加上下了几天雨,路非常滑。张某决定先带10岁女孩小丽和12岁男孩小江上去,其余留在山下等。张某在前面探路,两个孩子跟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