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进人人体后是否导致中毒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1、毒物的理化性质机体对毒物的吸收,与毒物的理化质密切相关。毒物必须进人血流才能引起中毒。一般言之,液体状态毒物比固体的容易吸收,气态物质在肺内能迅速而完 ...
培根密码,又叫倍康尼密码,是由法兰西斯·培根发明的一种替换密码,其明文中的每个字母都会替换成5个字母组。例如字母“D”被替换为“aaabb”,字母“O”被替换为“abbab”等。培根密码的安全性并不高,因为它只是 ...
1.前驱期全身淹没于水中,因冷水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引起反射性的吸气,将液体吸入气道引起呛咳,出现呼吸暂停,可引起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此期约0.5~1.5分钟。2.呼吸困难期由于前驱期引起体内氧氧和二 ...
ROT13密码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密码,它基本上就是偏移13个位置的凯撒密码。即“A”替换为“N”,“B”替换为“O”,依此类推。ROT13密码几乎没有什么安全性可言,很容易被破解。下面的一个简单的例子:要使用ROT13密码来 ...
1.用指甲杀人将指甲剪得十分锋利,割断被害人的动脉,行凶过后用牙齿咬断指甲,贴上美甲。这样不会被人找到凶器,警方也一般不会检查指甲上是否有血液反应。不过成功率较低。2.用假发、录影带、录音带杀人将假发拧 ...
以下是判断的主要依据。(一)坐垫伤骑自行车被撞时,受伤者的臀部和大腿内侧与坐垫摩擦,可造成会阴部和(或)大腿内侧的组织擦伤、皮下出血,甚至耻骨骨折。相反,推自行车行走时被撞,则不可能出现会阴部的坐垫伤 ...
替换密码,又叫取代加密法,是密码学中按规律将文字加密的一种方式。 替换密码有许多不同类型,如果每一个字母单一的进行加密,我们可以将这种密码称之为“简易替换密码”或“单字母替换加密“。 关于替换密码的 ...
1.含乌头碱类的有毒中药川乌、草乌、附子、关白附、天雄、毛茛、雪上一枝蒿等均含有乌头碱。乌头碱的毒性剧烈,服用乌头碱0.2 mg即可中毒,致死量为2~4 mg,在4~6 mg时可使人速死。其毒理作用是对迷走神经有强烈 ...
尸体长期浸在空气不足的水中或埋在空气不足的湿土里, 腐败进展缓慢而停止,尸体的脂肪组织因皂化或氢化作用,形成污黄白色的蜡样物质,使部分或全部尸体得以保存,这种保存型尸体称为尸蜡(adipocere)。 这是较 ...
密室是推理小说的常见桥段。死者处于封闭环境中,且尚不清楚凶手进入或离开此环境的方法的情况被称作密室。一个密室可以小到一个房间,也可大到一座山;制造密室的动机和手法也多种多样。 1、制造密室的动机 将他杀 ...
杀虫药指用于防治农、林、畜、牧虫害,消灭生活环境中蚊蝇等害虫的药剂。目前,在我国主要使用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3类杀虫药。杀虫药多以乳油、粉剂、颗粒剂、胶悬剂等剂型出售使用,多有特殊气味。由 ...
猪圈密码是一种很简单的替代密码,不过,它有别于其它类型的替代密码,因为它不是用字母替换字母,而是用特定的符号替换字母。至于猪圈密码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目前已经无法考究,不过有文件可以证实,它在历史中,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