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勒里.奎因 新人帖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是美国推理小说家曼弗雷德·班宁顿·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1905—1971年)和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年)表兄弟二人合用的笔名,他们开创了合作撰写推理 ...

    栏目: [作家] | 目暮警官 评论 3 已查阅 3114 次
  • 法医学:浸软

    妊娠8周以上的死胎,滞留于子宫而不能完全被溶解和吸收,浸泡于无菌羊水之中,从而变得小而软,该现象称为“浸软”,此种死胎称为“浸软儿”。根据死胎浸软部位和范围,可分为三个程度:一度浸软,仅见于死胎表皮层 ...

    栏目: [法医]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353 次
  • 绿孔雀的故事

    绿孔雀(学名:Pavo muticus),又名爪哇孔雀,俗称龙鸟,属于鸡形目雉科,是孔雀属两种孔雀之一,大致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有三个亚种。 绿孔雀雄鸟身体长约2.2米(包括长约1.5米的尾屏)。 绿孔雀的羽色鲜艳,以翠绿 ...

    栏目: [流派] | 最后的渡渡鸟 评论 0 已查阅 1547 次
  • '十大悖论'有哪些?(上) 新人帖

    1.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 ...

    栏目: [悖论] | 评论 0 已查阅 1385 次
  • 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Ratcheting effect),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 ...

    栏目: [效应] | 十缗川也 评论 0 已查阅 1115 次
  • 毒物学:松节油

    在汽车间、修车厂,车库里可以找到松节油。它是一种挥发性油类。松节油是碳氢化合物、醚、乙醇、酯和酮的混合物。这种管用而古老的除漆剂是松、杉和其他针叶树类树干汁液中的提取物,具有高闪点可燃性,燃烧时会产生 ...

    栏目: [毒物] | 伤蓝 评论 2 已查阅 2180 次
  • 法医学的历史

    一 、我国古代法医学 我国法医学历史悠久、渊远流长。公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即可追溯到距今2200余年以前。是世界上开创法医学最早的国家。 云梦秦简(公元前262年至前217年)《封诊式》中,就有尸体(他杀、缢死)、 ...

    栏目: [法医] | 殇熙 评论 3 已查阅 1776 次
  • 毒物学:东莨菪碱

    东莨菪碱(Scopolamine)是一种莨菪烷型生物碱, 存在于茄科植物如天仙子(莨菪)、曼陀罗等植物中。当注射过量东莨菪碱时,会出现出现激动不安、谵妄、幻觉等表现,而如果剂量再大些,则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东莨 ...

    栏目: [毒物]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317 次
  • 法医学:哽死

    哽死(death from choking)是指异物从内部堵塞呼吸道,阻碍气体交换所引起窒息性死亡。堵塞呼吸道的异物可分为外源性异物和内源性异物。常见的外源性异物包括食品类,如块状食物或糖块等;非食品类,如笔帽、硬币、 ...

    栏目: [法医]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089 次
  • 法医学:细胞死亡/分子死亡

    细胞死亡(cellular death)/分子死亡(molecular death)/生物学死亡(biological death):指从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说,机体已经或正经历着死亡,新陈代谢完全停止,身体逐渐分解,开始表现为死后的一系列变化。又称 ...

    栏目: [法医]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069 次
  • 法医学:物证检验

    应用物理、化学、血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物证进行检查,确定其性质、种属及个人特征等即为物证检验。

    栏目: [法医]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166 次
  • 黄油猫悖论

    ‘黄油猫悖论’,是把两种趣谈组合而成的恶搞悖论,该常识为: 猫在半空中跳下,永远用脚着陆。 把黄油吐司抛到半空中,吐司永远在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 这个悖论出在,你把黄油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黏着猫的背部 ...

    栏目: [悖论] | 伤蓝 评论 4 已查阅 3444 次
  • 法医学:现场勘验

    发生犯罪、事故、发现尸体或遗留犯罪痕迹的地点通称为现场。为了发现与案件相关的线索,查明案件的性质,证实并揭露犯罪行为而在现场实施的一系列侦查行为称为现场勘验(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一般由侦查员 ...

    栏目: [法医]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336 次
  • 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 M. H. Wu))

    百山祖冷杉(学名:Abies beshanzuensis M. H. Wu)是松科冷杉属植物,乔木,高约11米,胸径40厘米;树皮灰白色,不规则龟裂,裂块纵向大于横向,裂隙较深。叶条形,在侧枝上排列成二列状,或枝条下面之叶排列成两 ...

    栏目: [流派] | 最后的渡渡鸟 评论 8 已查阅 2949 次
  • 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的作品大多纯净、新鲜、明亮、节奏稳定,符合人体内部特有的生理规律,这种特征能够激发欢快、愉悦等正性情绪,这种正性情绪反过来又能促进认知加工水平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莫扎特效应” 的音乐不是单指 ...

    栏目: [效应] | 殇熙 评论 0 已查阅 1191 次
  • 法医学:植物人

    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受害者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质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此种状态称“植物状态”,处于此种状态的患者称植物人(vegetative patient)。 ...

    栏目: [法医]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145 次
  • 法医学:性窒息

    性窒息是指独自一人在偏僻、隐蔽的地方,采用绳索、长袜、围巾、领带、皮带、头巾等缢颈,或用橡皮囊,塑料口袋、面罩等罩住口鼻,造成窒息状态,以达到性满足。因为在窒息过程中,缺氧、碱中毒要产生精神兴奋和欣快 ...

    栏目: [法医] | 伤蓝 评论 2 已查阅 1648 次
  • 路西法效应

    社会科学工作者很少使用“善”、“恶”这样的词汇。大多数人更喜欢使用“暴力”、“攻击性”这样的词,或使用价值中立的精神病理学术语,一套关于失调的话语系统。菲利普·津巴多(PhilipZimbardo)不在此列。 ...

    栏目: [效应] | 刍童 评论 0 已查阅 1203 次
  • 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是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 ...

    栏目: [效应] | 殇熙 评论 0 已查阅 1203 次
  • 蝶中皇后-金斑喙凤蝶

    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 aureus)属凤蝶科喙凤属,体长30毫米左右,两翅展约110毫米左右,前翅上各有一条弧形金绿色的斑带,后翅中央有几块金黄色的斑块,后缘有月牙形的金黄色的斑,后翅的尾状突出细长,末端一小 ...

    栏目: [流派] | 最后的渡渡鸟 评论 1 已查阅 2441 次
  • 生活反应

    生活反应(vital reaction)是活体对各种致病因子和外伤的反应,包括形态改变和功能变化。机体受暴力作用后,在损伤局部及全身均可出现一系列的生活反应,这些生活反应通过肉眼,光镜或其它实验室检查方法可窥见,其 ...

    栏目: [法医] | 殇熙 评论 0 已查阅 1089 次
  • 法医学:Tardieu氏斑

    Tardieu氏斑(Tardieu spots):机械性窒息尸体的内脏和粘膜下可见淤点样出血,称之Tardieu氏斑。机械性死者除在眼球睑结膜及颈部受压部位以上的皮肤出现淤点性出血外,在肺表面,包括肺叶间浆膜下,甲状腺、颌下腺 ...

    栏目: [法医]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364 次
  • 钱包悖论(钱包游戏)

    钱包悖论,又称钱包游戏,是概率论中的一个悖论。A和B两人进行一场赌博。赌法是:由第三者计算A、B二者钱包里面的钱,钱少者可以赢走钱多者的钱。A对于这场赌博的想法为:若B的钱比我少,我可能输掉我现有的钱。但若 ...

    栏目: [悖论]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661 次
  • 唐·吉诃德悖论

    世界文学名著《唐·吉诃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吉诃德的仆人桑乔·潘萨跑到一个小岛上,成了这个岛的国王。他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一个到达这个岛的人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你到这里来做什么?”如果回答对 ...

    栏目: [悖论]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444 次
  • 出丑效应

    出丑效应又叫仰巴脚效应、犯错误效应。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 ...

    栏目: [效应] | 殇熙 评论 0 已查阅 1367 次
  • 布里丹毛驴效应

    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这种效应的最后毛驴饿死,是由大学教授布里丹提出的。

    栏目: [效应] | 殇熙 评论 0 已查阅 1152 次
  • 说谎者悖论

    一个例子:“所有科莱特人都是说谎者。”爱普蒙尼迪斯因说了这样的话而出名。可是爱普蒙尼迪斯自己也是科莱特人,那么他这句名言应该是相信还是不相信呢?——《瑞普·凡·温克尔》美 欧文 我们假定说谎者总是说谎,诚 ...

    栏目: [悖论] | 白夜镇阳 评论 5 已查阅 3006 次
  • 什么是推理?

    最近看认知计算的论文总出现“inference”和“reasoning”,用有道翻译是都译成了“推理”,想了一下,inference经常在机器学习的文章中看到,reasoning见得比较少,有印象的是演讲或者小说里面出现过。所以感觉infe ...

    栏目: [侦探] | 评论 0 已查阅 1641 次
  • 布罗肯现象

    在另一篇帖码完之前,我决定插一个短篇的科普帖先发出来。今天要介绍的,就是神奇的光学现象——布罗肯现象。 布罗肯现象是什么? 布罗肯现象(Brocken Phenomenon),或称为布罗肯幽灵,中国人称之为“佛 ...

    栏目: [效应] | 宮野奈奈子 评论 1 已查阅 2611 次
  • 毒物学:乌头

    乌头的种类很多,分布呈地区性。约有40多种已作为药用,但因缺乏植物品种分类学鉴定,命名较为混乱,非常容易造成误用。乌头全株有毒,以块根为最,主要的剧毒活性物质为乌头碱。乌头碱含不稳定的酯键,在稀碱水中 ...

    栏目: [毒物] | 伤蓝 评论 3 已查阅 2271 次
小黑屋| 隐私政策| 侵权投诉| 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 切换繁体 |捐助本站
copyright 2019-2023 推理罪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