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成就
用户组:终身荣誉
书币:556
推理币:3613
|
多谢说明,这块实在很不了解啊,哪里嫌多,希望能看到更多这类背景资料介绍。
我其实在看书时,很多时候因为不了解背景,或者相关概念的官方解释,对很多作品阅读起来感到莫名其妙,想不通。
比如由于不了解“叙述性诡计”的官方定义和这个概念的来历(不是类型,而是什么文献最早发明的这个称呼,以及最早应用在推理小说中是哪里),就判断不了东野圭吾的《恶意》、我孙子武丸的《弥勒之掌》到底算不算“叙述性诡计”,我认为两者都不算,但因此我会疑惑高木彬光的《能面杀人事件》和森村诚一的《搜查线上的咏叹调》到底算不算“叙述性诡计”,我觉得《能面杀人事件》和《恶意》的情况类似,但普遍觉得前者是“叙述性诡计”,那么这个类型是谁最早提出的,最早的定义以及日本官方定义怎么界定“叙述性诡计”呢?“叙述性诡计”的内涵和外延又在哪里?如何正确判断一部作品里有没有“叙述性诡计”呢?我就难以界定因此挺好奇的。
类似的还有“暴风雪山庄”,我过去一直觉得鲇川哲也的《紫丁香庄园》、石持浅海的《紧闭的门扉》是“暴风雪山庄”,但后来看到一个网络留言,说“环境没封闭算什么暴风雪山庄,不是”。仔细想想也对,这种限制在狭小地域但环境没封闭,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罗杰疑案》不同样也是,它们和《紫丁香庄园》《紧闭的门扉》的区别,不仅仅是前者是一个村子,后者只是一个院子,大小不同而已?而且像《斯泰尔斯庄园奇案》,通过锁门已经把嫌疑局限在一个别墅城堡里了,其实和后两部没多少区别,但似乎没人觉得《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罗杰疑案》是“暴风雪山庄”。那么如何界定“暴风雪山庄”?这个说法出自哪里,最早提出“暴风雪山庄”这个称谓的资料是如何描述“暴风雪山庄”的呢?我就十分好奇。
再比如,是不是我个人读书局限,造成的错觉?我感觉自1969年森村诚一、夏树静子出道以后,日本推理普遍呈现“在‘社会派’的基础上加大了‘本格派’解谜内容的呈现”。也就是之后几年被认为是“社会派”的作家作品,普遍都有“不可能犯罪”,且小说里“不可能犯罪”或带有一般认为是“本格派”标志的诡计解谜部分,在小说里所占篇幅比之我看到的之前“社会派”作家作品(比如1963年以后的笹泽左保、佐野洋、五木宽之、树下太郎、甚至1962年以后的松本清张长篇作品)里占据的篇幅大大增加,甚至一本小说出现几乎半本书或三分之一内容都围绕破解诡计展开。而且这些“社会派”作品里的“不可能犯罪”或其他本格诡计的设计和解答并不敷衍,绝对不会像松本清张《不安的演奏》里的“不在场证明”、水上勉《饥饿海峡》里的“不在场证明”那样给人敷衍随便的感觉,是觉得认真地在设计诡计、破解诡计。
我就好奇如果这个变化成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看到零星资料,提到67年松本清张编纂“新本格全集”的序言里批评推理小说缺乏解谜性——在权田万治《谜与恐怖的乐园》里读到的引述段落,还有文章提到68年中岛河太郎批评当时的推理小说缺乏推理性变成了风俗小说,对应看到网上引述都筑道夫的《黄色房间是如何改装的》里提到都筑道夫认为,森村诚一、夏树静子的作品是“社会派”向“本格派”取经求变,“本格派”因此借“社会派”的壳重新被注意。所以我盲猜是不是这种变化是对松本清张不满批评的一种回应,推理界认可了松本清张的批评,“社会派”作家的创作进行了适度的修正?
但看不到相关确凿的资料,完全是盲猜无法判断。就像《占星术杀人魔法》落选第26届“江户川乱步奖”,以前看既晴的文章说是评委偏向“社会派”故意没给《占星术杀人魔法》,但看到当时五个评委里,一个是历史推理作家,一个是历史武侠作家,还有一个是近代史间谍小说作家,还有一个是喜欢历史的旅情本格推理作家,剩下一个中间小说作家也写过家族史小说,所以我怀疑《猿丸幻视行》获奖跟本格、社会派没关系,是历史推理打赢了岛田庄司。但我也没具体一手资料证据。所以很想看到更多背景资料介绍,对推理能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不至于胡思乱想出现许多错误认知,以及因为不了解背景,对作家风格、作品风格难以理解,产生困惑(比如按照普通推理爱好者的印象,久生十兰、日影丈吉写的那些能叫“推理小说”?写的没诡计、没推理,破案莫名其妙,甚至一部作品大半篇幅写的是与案件无关的其他内容的作品,怎么会成名?——当然看到权田万治《日本侦探作家论》里的一些内容,才了解当时推理文坛有那种主张倾向,大概明白他们为什么能成为推理作家代表,但之前国内根本看不到那些背景资料啊,而且木木高太郎他们推理小说的认识和主张的更详细资料也看不到)。
至于很多人说,看推理小说只是因为它好看,读着喜欢,只要好看就行了。问题是我们不是读书机器啊,我想一般读者阅读中会思考吧,我是无法想象完全不思考,只管看故事,只管故事好看的去读推理小说的。说句通俗的话,就是当读者啃完一本书后,在网上留言“本书的诡计是……”这已经牵涉到推理小说的论述了,毕竟什么是“诡计”,推理小说存在“诡计”这个东西吗?推理小说里出现的“门窗全从里锁且没其他出入口的房间里,出现一位近距离刺杀的尸体”的情况该怎么称呼?能证明这个状况被叫做“密室”而不是叫“封间”?谁把它称作“密室”?网上说这种类型叫“密室”我们就信吗?凭什么用“密室”称呼“无法进出的房间”?
我们交流推理小说,不可避免必然会用约定俗成的叫法,但来历不明,范围不明确,对我而言会产生好奇,而如果从交流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会因为概念外延模糊产生争议,就好像《紫丁香庄园》《紧闭的门扉》能不能以“暴风雪山庄”的类型予以讨论,《恶意》是不是可以从“叙述性诡计”方面探讨推荐一样,如果在这些问题上产生巨大分歧,其实就没什么说的了。所以我才觉得好奇,毕竟我觉得这是推理小说的基本认识,如果基本认识搞不清楚很迷惑我觉得。比如我就无法判断森村诚一的《高层的死角》、夏树静子的《第三个女人》算“本格派”还是“社会派”,以及为什么?如果弄不清楚我觉得对作品风格的大方向就完全无法把握了。
当然就我个人来说,是怀着对推理小说巨大兴趣热情,想更丰富地了解推理小说常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