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成就
用户组:狂热侦探
书币:11
推理币:367
|

作者 |
发表于 2025-8-15 14:02:43
来自移动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与逻辑链(原创解析)
凶手:周哲
【核心诡计】
利用频闪共振+偏振干涉诱发光致癫痫,叠加维生素A毒性
【还原手法】
生物预置:
连续一周在死者饮食中添加大剂量维生素A(通过投资人身份操作)
超高视黄醛蓄积→降低视网膜光损伤阈值(正常安全光强变为致死)
光学陷阱(19:25):
使用二向色性镀膜手表将氦氖激光(吴明设备)反射至棱镜
棱镜分光为两束相位差180°的相干偏振光(偏振态垂直)
光束1:水平偏振(0°) → 直接射向穹顶
光束2:垂直偏振(90°)→ 经死者手中滤光片(45°轴)旋转为45°偏振
两束光在穹顶智能玻璃(液晶偏振层)发生相消干涉:
Δφ=180°时 → 光强归零(触发穹顶自动降透光率)
神经攻击:
死者通过手中45°滤光片观察时:
光束2变为45°偏振光(透过滤光片)
光束1被滤光片阻挡(马吕斯定律,θ=45°时透光率50%)
残余光束1以20Hz频闪(陈薇装置泄露信号调制)刺激视网膜
频闪共振触发光敏性癫痫→脑干强直性痉挛→血管破裂
【破绽与验证】
光学矛盾:
穹顶透光率骤降却记录到视网膜光斑 → 证明存在局部未干涉区域(死者视场角内)
二向色性镀膜反射率>99.5% → 需精准角度反射(周哲手表痕迹匹配激光入射角)
生物学证据:
视黄醛剧增导致视紫红质过度活化 → 使20Hz不可见频闪被视网膜放大为强刺激
脑干出血点分布符合癫痫大发作病理特征(非激光直接损伤)
时间诡计:
周哲19:22离开时声称"死者调暗穹顶",但19:25系统才响应 → 证明预设自动程序
19:25频闪发生时,陈薇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无操作日志)→ 信号来自外部注入
决定性物证:
破碎棱镜折射率1.76 → 仅适用于波长632.8nm(氦氖激光特征波长)
死者滤光片偏振轴45° → 与周哲手表镀膜光轴成45°(满足干涉条件)
严谨性验证:
光学原理:
偏振干涉方程(Jones Calculus)
马吕斯定律(透光率计算)
医学依据:
维生素A毒性(PMID: 28379178)
光敏性癫痫机制(Lancet Neurology 2023)
工程细节:
智能液晶玻璃响应阈值(5%透光率变化)
氦氖激光相干长度(>1m满足干涉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