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屋隆夫在《天狗面具》中的毒杀讲义

    土屋隆夫,孤高寡作的推理大师。他自1949年开始创作推理小说,却直到1958年才推出第一部长篇作品《天狗面具》,1963年以《影子的控诉》摘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此后总要隔两三年甚至七八年才有新作发行,可谓寡作之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582 次
  • 坂口安吾谈写作:所谓侦探小说 attachment

    推理小说比文学的谜题要素多。 即便从创作方法来看,一般的文学与推理小说有着本质区别。 一般说来,小说在执笔前,有个构思好的梗概,但在写的过程中,就会打乱曾经的构思,作品中的人物任意而为,自然地推进情节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11 已查阅 6414 次
  • 无罪过事件是指什么事件 attachment

    所谓无罪过事件指欠缺犯罪意识和意志的行为。因为刑法中的危害行为必须具有有意性,也就是行为必须在一定的意识或意志的支配之下。因为无罪过事件是行为人在没有意识或不受意识支配的情况下进行的行为,所以无罪过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569 次
  • 三津田信三《朱雀怪》无人生还模式讲义

    无人生还模式讲义摘自:《朱雀怪》——三津田信三“这就是所谓的‘无人生还’吧。”心中略感不安,所以想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话题。“你说的是‘十个印第安小孩模式’吧。”“十个印第安小孩模式”,信一郎用这串冗长的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2210 次
  • 侦探小说中一些特别的杀人手法

    1.用指甲杀人将指甲剪得十分锋利,割断被害人的动脉,行凶过后用牙齿咬断指甲,贴上美甲。这样不会被人找到凶器,警方也一般不会检查指甲上是否有血液反应。不过成功率较低。2.用假发、录影带、录音带杀人将假发拧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2242 次
  • 约翰·狄克森·卡尔密室讲义

    约翰·狄克森·卡尔,美国籍推理小说家,被誉为推理界的“密室之王”,是密室杀人类型推理小说的绝顶高手。以下讲义摘自《三口棺材》第17章。翻译后的内容如下:首先,有一种密室杀人,案发现场的房间真的是完全紧闭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448 次
  • 密室杀人的动机与手法

    密室是推理小说的常见桥段。死者处于封闭环境中,且尚不清楚凶手进入或离开此环境的方法的情况被称作密室。一个密室可以小到一个房间,也可大到一座山;制造密室的动机和手法也多种多样。 1、制造密室的动机 将他杀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477 次
  • 贵志佑介谈写作:手法与资料收集的注意点

    关于写作前的资料搜集,特别要撰写本格推理之时,希望各位都能尽量去检证自己所想到的手法是否已经有人使用过了。手法虽然没有著作权,可若是作品使用的主要手法明显已有类似前例,那么就算自己并非蓄意,亦无可奈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610 次
  • 克雷顿·劳森的密室讲义

    抽离剧情后整理的版本 (A)案件的确发生在绝对密封的房间之内,没有凶手从密室中逃出来,因为凶手根本就不在密室里; (B)案件发现在看起来像是密封的房间内,但的确有某种办法逃出; 1.是事故,但看起来以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797 次
  • 谜题写作中的常见类型:不在场证明

    不在场证明是什么?我想许多人虽然一时间说不上来,但心中都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个概念主要来源于你在生活中的狩猎,比如通过看电影或者看电视、看书籍等等方面,听过或看到过这个词汇。那么,不在场证明,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884 次
  • 几种常见的谜题手法 heatlevel

    交换杀人法:就是两个不同的人分别杀对方想要杀的人,这样警察就发现不了任何动机,如果不懂穿他们的协议的话。入室杀人法:就是其实在和别人发现受害者时,假装哭着摇醒被睡眠的受害者时在头发这种看不见的地方插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5 已查阅 3553 次
  • 推理小说诡计与动机

    一,感性诡计——指的就是专门用以误导侦探调查方向的诡计,下面是子分类:1,心理误区——侦探小说之父所创的规范之一,利用人的常识和思维定势来误导侦探。2,分解尸体——现代侦探小说最活跃的类型诡计之一,虽然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437 次
  • 侦探推理作品中比较常见的谋杀诡计

    侦探推理故事,常常是由以下几个重要的成份组成:猜谜般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趣味、神奇巧妙的圈套,以及出人意料的嫌犯。例如日本的侦探小说家江户川乱步,曾把有关出乎意料嫌犯的例子归纳整理,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3 已查阅 3944 次
  • 利用人体过敏设计的死亡诡计

    许多以过敏反应做“诡计”的推理小说,最后解开谜底的时候,总感觉被作者“欺骗”,并且不太服气!!因为他前文叙述中出现的一些物质的某些特性并不为常人所了解......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法医学上称为过敏原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5 已查阅 3575 次
  • 推理小说中常见的四大类谋杀技巧

    有人说推理小说的鼻祖是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更有人说推理小说的鼻祖是“上帝”,因为正是上帝看穿了引诱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那条蛇的阴谋,所以“上帝”才是世界上第一个“侦探”。推理小说发展到今天之所以代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2653 次
  • 黄金时代推理小说20守则

    推理小说是一种智性游戏,但更像一种竞赛,作者必须公平地和读者玩这场比赛,他必须在使用策略和诡计的同时,维持一定程度的诚实,绝不能过分到像玩桥牌时作弊一样。他必须以智取胜,透过精巧又不失诚实的设计引起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3 已查阅 2197 次
  • 如何创作一篇推理谜题 heatlevel

    一、推理谜题与推理小说 这个在我以前看到的一些教程中都有所介绍,这里我还是依旧不厌其烦的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一讲。诚然,一篇文笔流畅,叙述优美的推理谜题可以当成小说来看,但很少有推理小说可以当成推理 ...

    栏目: [写作课] | Mr.Key 评论 17 已查阅 6090 次
  • 贵志佑介谈写作:避免陷入牵强发展的注意点

    不仅限于推理小说,大部分娱乐小说中都会出现或大或小的谜题;如恐怖惊悚小说,谜题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而如恋爱小说,谜题就会设定为为什么她会离开我身边呢?这些谜题都有助于推进故事,进行运作。无论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1 已查阅 2564 次
  • 密室不可能犯罪讲义:苏帕福兹布热瓦分类法 attachment heatlevel

    弗朗索瓦・勒・辽奈(Franqois Le Lionnais)和艾芙琳·蒂波特(Evelyne Diebolt)第一次尝试着对密室犯罪进行了全面详尽的分类,成果发表于杂志《荒诞科幻与匈牙利扬琴》(Organographes du Cymbalum Pataphysicum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17 已查阅 9241 次
  • 日系推理十大关键词

    1.江户川乱步 说起日本推理小说,必须提到江户川乱步的大名。他是日本著名推理作家、评论家,无论是早期对欧美推理小说的引介,日本推理小说的创作、研究和评论,还是对后辈推理作家的提携,都是为人所称道的。对 ...

    栏目: [写作课] | 评论 5 已查阅 3530 次
  • 岛田庄司谈写作:日本悬疑史与本格思考的意义

    我是岛田庄司。今天能到这里,荣幸之至。今天的话题是悬疑小说是什么,本格推理小说在日本的历史,何为本格,这类作品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我会根据我的理解谈一些看法。最后我还会谈一些关于这类小说的流派,现在这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6 已查阅 3471 次
  • 有栖川有栖《魔镜》伪装不在现场密室讲义

    有栖川有栖是日本推理小说家。由于有栖川本人在写作中承袭艾勒里奎因的解谜风格,让有栖川有栖赢得“日本的艾勒里奎因”的美誉。有栖川有栖在他的《魔镜》一书第七章中对“伪装不在现场式的密室杀人”作了一个概括性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1 已查阅 2415 次
  • 有栖川有栖不在场证明讲义

    有栖川有栖,1959年生于日本大阪,新本格派旗帜人物,日本本格推理作家俱乐部会长,创作有火村英生系列、江神二郎系列和诸多非系列作品。有栖川有栖始终坚持本格推理创作,重视缜密的逻辑推演,被誉为“日本的埃勒里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2 已查阅 2993 次
  • 江户川乱步谈写作:无面尸诡计

    把杀人事件的被害人容貌弄得完全无法辨识,让尸体来历不明,或者伪装得像其他人的尸体,对凶手而言极为有利。实际犯罪中有时会用这个诡计,而小说则更常使用。特别是侦探小说未发达的时代很常用。 从前侦探小说大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10 已查阅 6705 次
  • 侦探小说常用的诡计大全

    第一 关于凶手(或受害人)人身的诡计(A)一人二角1.犯人变成受害者2.共犯者变成受害者3.犯人打扮成受害者4.犯人和受害者是一个人5.犯人想把嫌疑放到第三人身上6.犯人是虚构的人物7.二人一角8.孪生子诡计9.一人三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2772 次
  • 如何制造不在场证明? recommend heatlevel

    一、“时间性”不在场证明1、拨块手表说明:找个证人陪在你身边,伺机把他(她)的手表拨快,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找藉口离开行凶并回来,这样这位证人便能给出你在那段时间的不在场证据了。这是现实中最可行的方法之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32 已查阅 12277 次
  • 约翰·狄克森·卡尔毒杀讲义

    载于约翰·狄克森·卡尔《绿胶囊之谜》第18章 不利的证据菲尔博士掏出表看,把表放在旁边桌上。他谨慎地填满烟斗、点燃,嗅一嗅,然后继续说:“因此,”他说,“你们想的是证据,我想的却是毒杀之道,让我给你们几个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939 次
  • 动漫中经典的密室杀人手法归纳

    1、假密室手法最无聊的密室,就是假密室!例如房间里面有秘密暗道,可以进出被害人的房间。案例,如绫辻行人的“馆”系列小说!或者是密室门窗有文章——门有两重,一重是旋转门,其实也算夹层的一种。还有人利用一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2 已查阅 2909 次
  • 贵志佑介谈写作:该如何下笔写第一行

    就算对自己的构想再怎么有自信、创作出再怎么缜密的剧情,开始撰写的阶段时,经常会不知道如何下笔写出第一行。 一想到接下来就要展开的壮大故事会跨越好几百张稿纸,就难以轻松地动笔。 我也有几部作品在下笔当初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3 已查阅 3110 次
  • 本格谜题起源与创作必须遵守的规则

    本格推理谜题是一种由推理小说中衍生出来的逻辑推理解谜游戏,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世界第一本侦探小说的诞生。1841年,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发表了《莫格街谋杀案》一书,本书悬念迭生,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内容大致 ...

    栏目: [写作课] | 伤蓝 评论 5 已查阅 4100 次
12下一页
返 回
小黑屋| 隐私政策| 侵权投诉| 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 切换繁体 |捐助本站
copyright 2019-2023 推理罪 All Rights Reserved